《一折黄梅戏 满座皆青衣》炫赫门最新章节,孙老先生,冯素珍免费阅读全文

小说:一折黄梅戏 满座皆青衣 小说:都市-日常 作者:炫赫门 简介:为救李郎离家园 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 着红袍 帽插宫花好哇 好新鲜哪 ...... 一折《女驸马选段》燃爆观众席。 一位老人却是破口大骂,这是戏曲? 角色:孙老先生,冯素珍 一折黄梅戏 满座皆青衣

《一折黄梅戏 满座皆青衣》第2章 不过是徒有虚表罢了免费阅读

讲真,就这一登台一亮相,一抬头看去,差点没把老爷子吓到。

人常说,粉墨登场。看得就是扮相和行头,再看就是脸上的油彩妆容,这才叫粉墨。

可是现在这舞台上的扮演者,从戏服行头上来说,还是挺符合冯素珍的。

面上的油彩倒是也画的不少,不过那压根就不是戏曲的那一套了.....

扑的紫色的烟熏一样的妆容,哪里有半点表现冯淑珍淳朴?

这分明就是路边化妆室常看到的夜店风嘛。

这也叫状元郎扮相的?

上下打量了好几次,老先生不仅疑惑,还感觉到一阵膈应。但是现场观众和其他人,好像都喜欢的不行。

其中叫声和热情程度最高的当属,一些年轻的女生观众。看着恨不得冲上台去的架势,老先生着实无法理解。

当冯静文迈着步子走到台中央的时候,仅仅是一个水袖翻花的动作,就惹了来了台下的一片尖叫。

“嘘~~”

原本以为就要正式开始的表演的,谁承想,他又伸出食指,轻轻的放在嘴前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然后看着台下的观众挑动了一下眉毛的同时,还不忘送出一个飞吻。

简直称得上丑态十足,乱七八糟。

评委席上的孙老先生已经胸中有火。

这尼玛的是什么冯素珍?看着他妈的就像秦淮河边的勾栏粉头。

把一个淳朴、善良、勇敢、聪慧的少女形象,搞成这种样子?

莫非,这家伙就是为了上节目,故意搏个热度?

但是看他抬手翻腕,捻指收袖的动作,也不像个哗众取宠的人啊......

就在老先生好不容易平息了胸中怒气的时候,前调一起,伴奏一响,老先生再次呆滞了。

这调儿,对。但是,声儿.....不对啊。

《为救李郎离家园》选段中用到的多是竹笛,扬琴,胡子。还有琵琶,阮啊之类的,这个很多人都是有了解的。

而作为涉猎广泛的老先生自己,更是对这了如指掌。

可现在,后台响起的起头调儿就成了钢琴,黑管,配吉他,这些西洋乐器。

这是什么?

还不等老先生回过神来,台上那妩媚妖冶的青衣旦已经开口了。

“为救李郎离家园......”

“谁料皇榜中状元。”

......

评委席上的老先生顿时醒悟。紧接着就是满脸失望。

等了半天,这节目原来不是戏,而是歌啊。

怪不得之前报幕的时候,用的是一曲,而不是一折,一处这样的专业报幕词呢。不过,老先生听了两句,心中对他的唱功,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基础不扎实,功夫不到家。太一般了。

......

呵,老爷子现在虽然失望,但是也就当成看乐儿的心态,坐在评委席上,总不能拍桌子走人吧。

听惯了戏曲的老先生,实在是有些不敢朝台上看去。只好目光不停的游离在舞台之外的地方。

在他看来,登台表演的这位选手,不仅唱功不扎实,手眼身法步,都是大大的不过关。

仅仅是徒有虚表,扭捏作态罢了。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动作,当兵的身人,一眼分辨的出来。

跳舞专业的人,也能被一眼看出来。

自然,唱戏的功底怎么样,在老戏迷眼里几眼就能被看穿。

动作伸展不开,不到位。老先生也就忍了,可是他挑眉,媚眼,噘嘴,扭腰摆臀的,真的非常让人难受。

这些露骨、妖冶阴柔的动作,老先生实在是不想多看一眼。

他真怕自己一下没忍住,冲上去给这人两耳光。

“中状元着红袍”

“帽插宫花好哇”

“好新鲜哪”

只是好在这首歌的曲调旋律,放在流行歌曲当中,也算上的经验。

而且歌词,更是十分的贴切和契合这个故事本身。

“怎么.....有点耳熟?”

老先生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

终于!!!

舞台上,各种绚烂的灯光以及烟雾,将气氛烘托达到高潮。而随着黑管越来越活泼的旋律,这首歌直接带动台下的观众。

甚至有小姑娘跟着打起了拍子。

老先生顿时抬头,明白了。

感情这不是戏曲,也不是什么流行歌曲,而是当下正流正盛的“戏腔”唱法。

这所谓的戏腔唱法的歌曲,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准确的定义,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这戏腔二字,也是最先在年轻人之中传开的。

其实,说到戏腔,真正意义上来讲,是有很多讲究的。

戏腔,顾名思义就是戏曲中用到的唱腔和发音方式。

京剧和其他的腔调先不说,

光是黄梅戏的唱腔就涵盖有平词、对板、彩腔、仙腔等

而流派又分三大派:正统派、传统派和港台派。

等等等等。

而现在的年轻人所谓的戏腔歌曲。你让他说出个一二三来,恐怕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

仅仅是因为好听,或者新颖。

在老先生看来,多数就是在歌曲里带上这么几句类似戏曲唱法和腔调的元素罢了。

泱泱华夏,大小剧种曲目多达几十种,除了常见的五大戏之外还是梆子、吕剧、大品调、昆曲,秦腔,柳子戏.......

每一种的传承人,那都是对自己的要求高到不可思议。

这戏腔规不规范,发生唱调稳不稳,好不好专业的人自然心中有数。

正在老先生暗自思量的时候,台上的表演者又开了戏腔。

也正是这一嗓子,让老先生猛然想了起来。

这曲儿,自己前两年听过!

唱这曲的也不是外人,正是那老荣王府外的一处园子,那班主带的一个儿徒弟唱的.......

想到这,就像是打开了记忆的闸口,无数的画面出现的老先生脑海。

梅园班主,梅凤鸣。当时被被京津沪一线称之为三大正旦之一的“凤鸣大青衣”,私下里也有人称呼她为梅老板或者梅先生。

一身唱功无话可说,一副嗓子宛如凤鸣。

除此之外,还有一副“飞天水袖”更是无人望其项背。

听说之前,梅家班子是走唱形式,只是后来机缘巧合才在老荣王府落脚。但是让孙老先生记忆最清的,还不是这大青衣的班主,而是她的当时的一个徒弟。人称得大班主毕生经验传承的未来小班主——梅子苏。

大概是几年前,小梅班主还不曾出事登台。而梅园开嗓子唱戏的次数也不是很多,但是只要鸣锣,就是爆满。

京津沪鄂徽这些地方的老戏迷,甚至通过口口相传,不远千里跑来听上一处。

说起这些老戏迷,那热情劲可不比现在的小姑娘们劲头差。

但凡梅凤鸣亲自登台,曲目报表一张贴出去,那台下的戏迷们都扯着嗓子嗷嗷的。

一上场,调儿不起,声儿不露,光是舞几下水袖就能让观众叫好不停。

某次孙老先生在老荣王府溜达,听到小梅班主亮练曲儿。

乍听之下,惊为天人。

而当时,这小梅班主似乎正在变换着黄梅戏的正统、传统和港台调三大流派的不同唱腔。

不说那唱功和嗓子,就单单这取众家之长的苗头,已经吓的老先生心肝发颤了。

这是要开宗立派啊~~

而小梅班主儿,当时练的不是别的,正是今天这处“新改戏腔女驸马”!

在这之后还有一段,听起来好像京剧的腔儿,但是没唱多久就收声了。这让当时的老先生甚感可惜。

不大的年纪已经能驾驭两大曲种,这....怕是说出去也没人信了。

老先生当时和几个老友,都能听出来,这小班主那时候仅仅是在练嗓,还用二本嗓,也就是小嗓也叫假嗓。

黄梅戏唱腔这方面,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但是要求却是一律用真嗓(本嗓)。禁止用假嗓(小嗓),以此来保持黄梅戏的清新、自然、柔美的特色。

这和京剧的小嗓唱法是不一样的。

老先生猜测,小梅班主当时已经开始在试着走一条新的戏曲道路了。虽然只是探索阶段,但是未来可期啊。

再后来虽然又遇到过几次,但都是有大班主在场,大家照面点头,也不好详聊的太多。

不过看那小梅班主,修养素质极好,这才稍微聊到了之前听过的那段《女驸马》的出处。可是看他含含糊糊不敢详说的样子,多半是怕被大班主知道他乱琢磨东西,要挨处罚。

在老先生厚着脸皮再三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小梅班主真的是在为戏曲的未来找出路。

再后来,梅园解散,老班主封箱洗手。

往日满座华服、人声服鼎沸的梅园,现如今已如那浆洗发白的衣冠世家,朽朽老矣,冷静至极。

孙老先生后来想找小班主聊这茬儿,也没了机会。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今天参加这个节目,居然能再次听到熟悉的词儿。

回想起那时候的小梅班主,无论从神情姿态还是唱腔功力,对比起他的师傅梅凤鸣,已然有了雏凤轻于老凤之姿。

更别提台上的这位“徒有虚表”“哗众取宠”“压着嗓子唱假音”的“大佬”了。

......

......

>>>点此阅读《一折黄梅戏 满座皆青衣》全文<<<
HTTP/1.1 502 Bad Gateway Content-Type: text/html Connection: close Content-Length: 294 Date: Wed, 24 Apr 2024 09:39:15 GMT X-Via: 1.1 HK-2646 (random:986611 Fikker/Webcache/3.7.6) 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 - Cann't Connect To Upstream Server By SSL Read

Server: HK-2646
Date: 2024-04-24 09:39:15

Fikker/Webcache/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