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隆煌 吴正《这一次,我要填补人生》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离军训结束就剩1天了,大家基本上都因为训练而变得熟悉和睦,只有我塞着鼻子吸唆吸唆的,配着个樱桃小丸子的爷爷发型,我觉得整个人看起来可以演喜剧了。

今天是最后检验操练结果的时刻,我们要按班轮流展现训练成果,内容有稍息,立正跨立,敬礼礼毕,停止间转法,行进与立定。

不管我是否生病,我还是坚持表面能去参加队列会操。

站在队列里我不算高,驼个背可能一米七八,站的直就一米八的身高,站在男生队伍里的第三四个的位置,比我高的人不多。

军训会操在下午如期开展,三点多也还是很热的时间点。

一个个班级喊着响亮的口号进场,轮流上场面对主席台上的领导,进行着周而复始训练的动作,这是一刻感受到了班集体的荣誉,更是第一名花落谁家的一种拼搏劲,大家都用着舍我其谁的气概奋力嘶吼着,似乎成长了一样。

我也遵循着这种拼搏精神,很享受这种与大家一起为了同一个荣耀奋斗的感觉,这种纯粹的凝聚力是很难经常展现的,可能是社会带给我的影响太多了,以至于我特别珍惜现在的时光。

会操如期结束,我们班的训练有了回报,拿了个第二名,班主任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教官也是,比较军营中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和别人拉开资历的时候到了。

能不能训练好一个班,要求的是一个军人的能力展现,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教官应该会往上晋升一些,对他当兵的生涯算是锦上添花了。

他高兴的说着你们这群小子不给我丢脸呀,我给你们买棒棒糖,每个人都有。

我知道他的笑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当兵也是乏味枯燥的,是对心理的一种历练,你要忍受孤寂,要忍受多少委屈,训练带来的苦痛,不能经常回家的思念,积少成多都是对一个人意志的考验。

这一刻我和他的心似乎是想通的,他不知道我懂,可我知道我懂他的煎熬出头的感觉,那是一种幸福。

我没有像过去时空里一样,得到D的评分等级,我获得了A的等级。

半下午的时候,我们收好了各自的行李,我来时和去时基本上一个样,不变的拖着行李箱背着包。

夏令时的太阳下山,但我感觉却是落幕后的黄昏,一切终于结束了的轻松感,还有就是回家的喜悦。

这么久没有见到父母亲,甚是想念。

我想母亲应该是最想念放不下我的人吧,我想偷偷回去给她一个惊喜。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接我们的车缓缓发动,我看着过往路上的风景转瞬即逝,好像我那个时空的人生,还没来得及好好回味就到终点站该下车了。

在哪都可以彻悟,可能是心境影响也可能是经历所致,但是人生自始至终就是一场修行,而我拥有第二次重修的机会,我想我的思想和灵魂应该能走的更远一点。

再次醒来已经到校门口了,大家欢呼雀跃的下车,很多家长已经在这里等候着孩子们回来了,老师发群消息给家长们通知他们我们回来了。

看着一个个孩子们离开,有的孩子牵着家长手消失在夜色,有的孩子在家长开车关门后随着红色的尾灯消失在坡道的尽头。

我看到了母亲,她这个时候看起来十分慈祥。她静静站在学校上坡人行道的树下,四处眺望着,仔细看着买每一个离开的孩子,生怕露了我这个孩子。

我当然是知道的,调皮一下逗逗母亲,我拖着行李绕远一点从人行道那头悄悄靠近她,像小猫扑向铲屎官一样的,偷偷给她一个惊喜。

她也和我预想的一样,哎哟的喊了一声,笑骂着打了我一下。

“你这孩子,回来了还要偷偷吓妈妈一下呀!走吧,饭已经做好了,爸爸车停在坡底下,我来帮你拎行李。”

我说了不用啦,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的,两个人的身影在夜色下打打闹闹的消失在坡道尽头。

晚上睡觉我做了一个梦,一个很真实漫长的梦,让我感觉像是另一个平行世界的我正在经历的一切在我梦中告诉我他的生活进程。

梦中我出现在一个乡村的田地里,像中欧世纪那种耕种时代,一块块田地绿油油的,像梯田那样,不过只有两层。

我身处中午时间,阳光沐浴着大地,我看到一座石头堡,有三层,不大不小,父亲在三楼呼喊着我进来。

我进去后发现有一楼很狭窄,进门看见一根铁水管,左手是天然雕刻的石头楼梯,楼梯下面摆放着两个木桶和一个麻布袋。

我关上木门上楼找到父亲,通过他的角度看到了一群持枪的人,他们看起来像战争时期的日本军人,和电视剧一样,有着两边耷拉帘子一样的帽子。

他们人数不是很多,这个时候父亲看起来很局促不安。我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一把散弹类型的枪,在一楼水管后面掏出了一把冲锋枪,木桶后面掏出来了一把svd狙击枪。

我不敢让父亲去冒险,我把狙击给他让他在三楼守着我,我一个人拿着冲锋枪就出去了。本来平坦的门口变成了有一点坡度的小山坡。

我往下冲看到了他们,毫不犹豫扣下扳机,两边侧道上也会突然探出一两个头,无一不解决了。

我好像特别神勇,通过游击的方式,打倒了很多这些像侵略者的人。

接着就看到三四个往坡底下跑了不见了。

我回到石头堡里,父亲和我说,不好了,怕是回去找支援了。我的心一下悬了起来。不知道为什么,前面十分神勇,现在感觉他们来支援肯定是打不过的,可能都要牺牲于这里。

我不甘心,突然发现我们后山上的木屋子里出来一个人,直觉告诉我这就是奸人,他要去告诉刚刚那些撤退的人,我们精确的位置和房子以防他们也收到攻击。

不知道我怎么想,就像狸猫换太子那样,他离开后把他的家占了,而把他的一切转移到我这个石头堡。

让他自食其果被自己出卖而体验这后果。

我欺骗他家人说某某某让你们移到了石头堡里等他回来,他们也信了就动身过去了。

不一会,我们拿好枪在木头屋里看着,只见坡底下开上来了一辆坦克,日本人变成了欧洲二战军人,然后三个人一组三角形队列前进,空旷的田野上格外显眼,大概有十几对这样的组合。

坦克调整炮口对准石头堡下来了两人,接着就搜索到了石头堡门前,这个时候那个奸人连忙拦住了,不让他们开火,一阵协商后散了。

我就进入到了前面木屋,突然变成一个集市,木屋围成一个圆形,然后中间有个空间走路的弄堂。

我买到什么东西的时候就醒了。感觉格外的真实。

父母亲突然不见了的感觉真的很让人心慌慌。

早上起来,就算是正式步入初中,开始上第一堂课了。

背着空书包到班后,我们开始组织去搬书。

我和春桐上一世是很好的同学,好到初中高中大学上社会都还有联络互相帮助,可以说是关系最好的朋友了。

我知道他有点自闭症,不是很严重,但是对于他来说阻碍了他对外界的探索和交流,喜欢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做自己的事。

我特地选了和他做同桌。他也没有变化还是不怎么爱说话。

“你好呀春桐!我是吴正,你应该很喜欢打球吧,一起加个好友以后玩玩。”

“嗯呢。”

此后便不再作声。

我明白他当前的状态,慢慢来会改变的。

巧的是我们放学是一路的,他住我家后面的一条坡上的开发地产楼盘,我住路边的居民楼。

每天放学路上有人结伴而行是最好不过的了,陈煌因为不跟我一个班了,我们放学也没一起回家了。

毕竟有的时候总是会需要变化,不可能一成不变,他也要发展除了我以外自己的社交。

记得过去的我对此似乎还是失望了很久,突然少了一个陪你回家的人确实落寞。

我提前了和春桐相遇的时间,本来我们应该是初三上学期才会认识的,因为我开始学习篮球了,就请教会的同学来教我,还有一个现在也不怎么联系的同学,他也是那时候教我篮球的,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早上起来我和春桐一般都不会一起走,因为离得真的是太远了,我要么早早起床吃饭,自己走亦或者是表弟来我家住,我们一起去上学。

或者我起的时间段刚刚好有公交车,我就坐车去学校。

开课第一天我们开始讲正负数—正数,林老师我们的班主任是我们数学老师,我虽然都懂但是我还是很愿意把知识再听一遍,也许这就是心态的改变吧。

“正负数—正数:大于0的数。负数:小于0的数。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林老师说着

没有人走神,都盯着黑板时不时看着课本上的习题进行尝试,看看是否理解了,在老师对答案时会出现一片欢呼一片失落声。

对的会明白自己懂了当前的,不会的会问会的同学,解释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并且在听完对的同学解释后,会让林老师再讲一遍,感觉一下理解角度。

我很喜欢现在的状态,沉浸在这样美好的青春过往里,我觉得简直就是一种幸福。

脑海里的回忆历历在目,还有小学同学邱烨,我们到高中才分开,因为闹了绝交。

小学同学因为时间的变迁会逐渐陌生,我也还记得初中在初一时大家见到还会打招呼,后来见到都是陌生脸,没看见一样的擦肩而过,不知道为什么同学情谊在时光磨砺下淡漠的如此之快。

初一一共七门功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虽然很简单,但是量上容易让人觉得多。

早上数学英语语文物理,英语还是魏老师,语文还是曾老师,政治还是张老师。

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张老师,这个女老师讲课方式特别有意思,不管是在讲课方面还是闲谈,都很风趣幽默,可是过去的我在这科我喜欢的学科上保持着及格到八十的区域跳跃,好是惭愧。

第一次政治考试我居然还是写自己的见解,结果没及格,被谈话说开卷考为什么不抄书上都有的正确答案呢。

语文课上曾老师还是那么美丽,是个很会保养的老师,你完全看不出来她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三十多岁了看起来好像一个大学生刚毕业。

第一节课讲的就是朱自清的春,她让我自己先看一遍,把不会的字选出来,有注释的看注释标上音标。

接着我们看完就要进行熟读,读完后曾老师就开始讲解作者写的意义和哪些不错的手法我们可以用于写作,这就是赏析。

最后再给我们划重点词组,我们的作业就是把这些划的词组抄上三遍,明天交然后听写,错的要把错误的词组罚抄几遍加深记忆。

有要背的句子和课文她不会让我们抄,而是背。

第二天如果不会就是抄了,我们当时可怕抽到自己,我也有幸参与罚抄,数不清多少次了,所以我们对于语文都特别认真,因为害怕罚抄,说来还真是一个有趣的回忆。

英语课是魏老师讲的,她看起来像是一个独立的时代女性,留着没过耳的短发,简洁干练,戴着一副红粉色的椭圆小框的眼镜。

第一节讲的很简单“good morning”,meeting people,great people,都是很简单的打招呼,回应,让我们熟记语句回应,基本每一课都要背,单词要背了回去由父母听写订正后第二天交,然后课堂上再听写单词句子和短语,错的订正。

然后开始上新课讲语法接着走,这就是我的初中英语课。

我过去初一因为英语考试一直只能在及格线左右,还被父亲安排放学去魏老师家补习,后来成效只有及格七十多,加上是熟人介绍,她很不好意思收补课费,后来以没有空委婉拒绝教我了。

想想也是愧疚,下课了下节就是政治课,这个幽默的老师让我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