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太娇弱,王妃只能又凶又野》叶青城的小说最新章节目录,陶夭夭,陶夭全文免费阅读

今日是三月初一,再过两日,三月初三,便是陶夭夭的五岁生辰了。

早晨起了个大早,和阿娘一起吃个简单的早餐,母女二人便往祖父祖母的明辉院走去。一来给祖母请安,二来,商议一下夭夭的生辰如何操办。

陶夭夭如今住在爹爹阿娘的集思院。

陶家住的依然是前朝留下的祖宅,院落庞大,古朴典雅,处处彰显内涵厚重。

因为家风清正,成员相对简单且和睦,陶家并没有以男女而分前院后院,而是每家各居住一个大院落,每个大院又分若干小园。

男子满八岁,集中住一个大院,成亲则搬往别的院子,自成一家。

而女子在出嫁前,始终住在父母院子中的小园。

陶府整体采用方正的建筑形式。正门进门两个大院落,左边正气院,院门高悬“正气”二字,用来待客、议事。内置大书房,亦是陶老太爷与三位老爷的学习场所。

右侧“致远”,是三位公子居住学习之所。四公子只有三岁,尚未住进致远院。

往后二进,两边细长小廊院,是家仆居住院落。左廊“勤”,右廊“俭”。

中间左院“清辉”,是老太爷与老夫人的住所。右院“惠诚”,是大房一家居住之所。

往后三进。中间为花园,左侧“集思”,是陶夭夭一家。右侧“谨心”属三房一家居住。

再往后四进五进,又有几个院落,用来给后面小辈成亲所用。

每个院落又内含若干小园,用单字命名,如陶夭夭的“静”园,又如“兰“、“颂”等等。

各园又有亭、台、楼、阁之类,如此庞复,真真可谓兴盛繁华,又处处透露着严谨清正的家风。

此时,王氏正牵着夭夭的手,往前面清辉院走去。身后跟着王氏随身丫环小梅和夭夭的随身丫环白芍。

白芍今年十二,是夭夭三岁时祖母赏赐的。陶夭夭身边的丫环都以药材命名,无声地向家人证明,她对医学的喜爱。

王氏虽出生武将之家,但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温润女子,肤白貌美,知书达礼。夭夭三岁启蒙便是由王氏进行的。反而是夭夭自己,虽出生文学士家,却带有两分武将的英气。

走至清辉院后门,正好遇上前来请安的三房周氏,带着三小姐和四公子。互相见了礼,两位夫人在前面相携叙话,三个孩子跟在后面闲聊。

大小姐华章已于去年出嫁,二小姐怡然,今年十三,也快到了相看的年纪。

她一手牵着夭夭,一手牵着弟弟青云。

“五妹妹,我都好几天没见到你了,这几天又在忙什么呢?听说你又刨了院子?”

“二姐姐,才没呢,我只是在试着种几棵药材而已。”

“我看你那静园,也别叫静园了,就改叫药园好了,满园的药材,连丫环都是药!”说完哈哈地笑了起来。

前面周氏听到,回头说道:“然儿,净胡说!又打趣你妹妹。”

“三婶,其实我也想改的,但我怕祖父知道了,冲我吹胡子瞪眼睛!”

这一下,大家全笑开了。二小姐更是笑得止不住:“你说你,一个小小的人儿,怎么这么有趣?说话像大人,做事像老人!”

有吗?陶夭夭在心里嘀咕着,我怎么没觉得。

几人有说有笑的进了清辉院,向二老居住的宁安园走去,远远地,却看见小斯正带着府医走出园子。

一大早的,在老夫人园中见到府医,大家都心中一惊,赶紧迎过去问个究竟。原来是老太爷,早起上朝时,突然头晕目眩,站立不稳,便让大老爷代为告假,在家中叫了府医前来诊治。

倒没有太大问题,只是气血凝滞,早上起来的急,导致血液上冲。需服药调理一段时间,方能恢复。

几人快步走到二老的起居室,大房一家李氏并三小姐、四小姐都在。几人见了礼,便询问老太爷的身体状况,一阵唏嘘关怀。

老夫人贺氏,五旬左右,慈眉善目。

老太爷年纪稍长,五十有六,清瘦儒雅,让人见而忘俗。

一阵关怀过后,大家开始商量夭夭生辰的事情,陶夭夭并没有去关心自己生辰如何举行,却悄悄来到老太爷旁边,对老太爷说道:“祖父,我可以治您的病。”

“怎么说?你是会开方,还是会抓药?”

“都不会,但我可以让你不吃药就能痊愈,只要您按我说的做,我还能保证您往后越来越年轻。”

老太爷深深地看了陶夭夭一眼,说:“呆会留下来陪我说话。”

大家商议好后天的事,便都起身告辞,不敢打扰老太爷休息,只有陶夭夭留了下来,所有人也习以为常,陶夭夭人小鬼大,向来喜欢往老太书房里钻。

夭夭向老太爷讲述了自己的方法:挖开院子的一片青砖:铺上大小不一的鹅卵石,老太爷每天看书的时候,便一边看书,一边在石子上踱步,只要坚持,长此以往,必定能气血通畅,身轻体健!

不过,夭夭也说了,如若见效,还望祖父答应自己一个条件,那便是“我要习武”!

陶老太爷听了并没有说什么,只让陶夭夭回去吧,即便是如此,陶夭夭也知道,此事成了!

待夭夭离开清辉院,老太爷赶紧吩咐长随叫来管家,按照陶夭夭说的,在园子里铺上一片鹅卵石。

上去走几步,脚底一片酸爽,大脑却分外清明,陶老太爷相信,只要自己坚持按照小孙女说的去做,应该真的会越活越年轻。

及至后来,陶老太爷把这个方法告诉皇上,皇上又在御书房门口,铺了那么一大片鹅卵石,有时候跟大臣商议事情,自己便一边在鹅卵石上踱步,一边听大臣们你争我吵,不亦乐乎!

再到后来,顺安各官宦人家,家里都有一片鹅卵石,连各个府衙都有这么一片极具标志性的建筑,大家闲暇时,都会去走一走。

一时间,鹅卵石上读书、叙话,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