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穿越战国重构一统》吕不韦 华阳夫人完整版免费阅读

秦国没有公办学校,也禁止私人办学,吕钦不用上学放学,平日跟着爷爷学习国文,跟着老爹玩玩骑射,还有大把的时间,随他逍遥。由于他鼓捣的玩具帮了父亲的忙,老爹更是放任吕钦为所欲为。

对于战国的吃食,吕钦颇为不满。主要是三大原因:一是原料单一,除了粮食(粟、稷、麦、稻)、羊肉,鲜有蔬菜、瓜果,猪肉很少还有膻味,牛作为生产工具,除非老病不治,一般不准宰杀。家禽饲养技术停留在靠天吃饭,鱼儿捕捞、保鲜技术更是落后。连菜油也没有。二是加工手段简单,连粮食都得日日现舂,出趟远门还须提前舂几天的米。铁锅没有,豪门用鼎,大户用釜,百姓只能用瓦罐。加工食物主要使用煮、蒸、煎、烤,没有炒、爆。三是调味品较少,胡椒、花椒、海椒全没有。

这些问题太多太复杂,基本上不可能靠吕钦自己一个人完成。但努努力,偶尔自己改善一下,还是可以的。钓钓鱼、摸摸虾、抓螃蠏、逮个兔、射个鸡,欺负些个小动物,吕钦还是十分娴熟。经常带些小动物回家,爷爷喝酒,吕钦吃肉,其乐融融。

到了秦国,吕家的买卖大都不做了,当然酿酒的买卖还在继续。秦国人对酒格外偏好,吕家的酒仍然是抢手货。吕家不缺钱,也不急于扩大生产,满足自己和应酬需要,有些富余再零卖一些。家里的仆役,许多进了匠作监,剩下的在田里、家中忙活。

吕老爷子生活得相当悠闲,相当一部分时间,陪着孙子读书、玩耍。喝着酒,爷孙俩闲扯。吕钦心里馋着面食:面条、馒头、包子、饺子。就说:“爷爷,我们想办法把麦子磨成粉吧?”

“除了捣还能有什么办法磨?”

“用石磨磨。”

“石头那么光滑怎么可能磨得了麦子?”

“用大石板,两块大石板旋转辗压麦子,可以磨得更细。”

“那能搬得动么?”

“用牛马驴都行,甚至可以用水力。”

“你这主意有意思,若是成功,比捣的更细、更多,就不用那么多人去捣米、捣麦了。吃起来口感更好。”

“还能做更多好吃的。”

“那我们试试?”

吕老爷子找来石匠,先拿小的石板练手。吕钦也参与试制,给石匠讲了要求:第一,两块石板中心相向掏洞,用铁立轴固定在下面的石板上,上面的石板既可扣住,也方便旋转。第二,两块石板之间的面要反向刻槽,以利于辗磨的粮食边磨边往外挤。第三,要在上面的石板中间钻个眼,便于投喂粮食,流入磨腔。第四,要在上面的石板周边上打孔装一个摇把,方便摇转。没有纸张,不方便画图说明,吕钦一一述说要领。

石匠经验丰富,也大体听明白了。当即就拿起锤子、铁钻开干。半天工夫,就打制差不多了,除了木柄没装,其他的都齐活。爷爷和吕钦被叫来,便认真地检查。石磨不大,直径四十厘米(约一尺三寸),圆圆的十分精致。搬开上盖,两石之间的刻槽很清晰。碎石粉末都打扫干净了。吕钦认为没什么问题,可以试试磨面的效果。找来木匠,很快装上摇把。

又让家中的仆人拿来桶水洗了石磨,然后拿上麦子和上水,一点点往磨眼里加,随着摇动磨盘,麦浆就沿着石磨边往外流趟。除了一阵忙乱收集乱流的麦浆,一切都很顺利。看得爷爷和其他人眼睛都直了。麦浆磨了半桶,吕钦又让仆人抹干石磨,不加水直接磨麦子,这次仆人摇磨的时候力气使得比磨浆要大一些,麦粉顺利地滑出磨盘,越来越多,赶紧拿筛子接住。大家都捏捏摸摸麦粉,比河里的沙子还细,白白的,撒到空中到处飘散。摇磨的仆人,头发、眉毛胡子都粘了了麦粉,全身发白,甚是好笑。磨面成功,吕钦又交代石匠改进的事项,如加一个底盘,方便收集磨料,并能自动集中流出至接料口。然后加大尺寸,按五尺直径制作。并安装底座。考虑到用牲口拉磨,吕老爷子又专门拨出一间房来做磨房。

吕钦亲自下厨,和面、擀面、切面,又让人炖了羊肉汤,弄了些葱、茱萸,煮了一釜面条。小妹吃了一大碗,连汤都喝了个精光。吕老爷子呼哧呼哧整一碗,喟然长叹:“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麦子也能做出如此美味侍肴!不韦呀,你说秦王可曾吃过这面条?”吕不韦已经干了两碗,正默默地品味面条,琢磨吕钦这小子脑子咋长的,能有如此神操作。“哦,赶明儿带些给秦王尝尝。”

没几日,在秦王的家宴上,酒过三寻,菜过八味,宫女端着大碗,穿梭在王爷、公子、妃子、夫人们面前,在各人案几上摆放一碗。大家正好奇间。秦王道:“你们碗里的食物叫羊肉汤面条,赶快趁热尝尝,不要嫌少。”有妃子心里嘀咕:这一大碗,吃都吃不完,谁还会嫌少。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已经吃过一回,知道这美味,也不说话,端起碗就干。不一会儿,就有王孙喊:“王爷爷,我吃完了,连汤都喝光了。太好吃了。”有年轻的儿媳也有点不好意思:“父王,没想到吃了一碗还觉得不够。”秦王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会是这样,平时山珍海味大家都吃腻了,一碗麦子做的吃食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前些天吕不韦献上麦粉,我也觉得没啥稀奇。叫厨子弄来吃了,我的感觉比你们还要惊奇。这些天,我天天吃面,天下没有什么吃食比面条更美味。不费牙口,肚子也舒服。关键是我心里爽呀,这面条,不比山珍海味,一般百姓也可以随便吃呀。”

“听说是吕不韦十岁的儿子发明的,这父子俩奇才呀!”华阳夫人开始爆光磨面技术。一众王室成员听得津津有味。

“我大秦农耕立国,变法图强,面条的发明,是我大秦之幸事。你们说说,要不要奖励发明者?”秦王十分高兴,说话时胡子都在抖。

“该赏。”众人齐声喊道。

秦王下令,赏吕钦爵位三级:簪袅。升吕不韦爵位至大良造。

吕钦顺便又制作了馒头、包子、饺子。吕家也不藏私,公开制作技术。秦国人家家学习制面技术,面食风糜全国。

吕不韦主持匠作监,又安排人手,大量制作石磨,同时各郡县也组织工匠前往咸阳观摩学习石磨制作技术。力争在短时间内,实现每个亭都拥有一到二个石磨,让家家户户能够天天吃上面食。这对于改善百姓生活、减轻舂米劳动强度、强健秦人体魄、提高秦军战斗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吕钦发明面条的故事,为咸阳人津津乐道。特别是一些新开的面馆,每每有食客问起面条的来历,好客的主人都会涛涛不绝地讲上一段故事。吕簪袅的名字不径而走。无论是王公大臣、豪门大户、百家士子,还是三教九流的子弟,都以认识、结交吕簪袅为荣。

吕钦也不矫作,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往来都一样,平易近人,让人如沐春风。偶有上门作客的,也领着参观磨房,拿出自家烹制的糕点,高高兴兴一起玩耍。渐渐积累起许多朋友。这些都是人脉呀,以后干事得有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