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捡了个典韦》最新章节目录崔霸,笑尔全文免费阅读

崔霸众人行了两个时辰,终于远远看到了文家村。

文家村所在位置极佳,依山傍水。远远望去,整个村庄都绿油油的,四处的农夫也都精力充沛,让人感觉到文家村一片欣欣向荣。一路上偶有路过的农夫,几乎每个人的嘴角都洋溢着微笑,见到众人时也都会点头示意。

看到此情此景,崔霸心中想起后世的家乡,乡愁和愉悦之情交杂到一起,自己也说不清个中滋味。

“大伯,在下是南阳清河商铺的人,敢问村长住在何处,吾等欲与村长做一笔买卖。”一路上看到崔霸彬彬有礼、十分亲和,清河商铺的众人也不敢无视文家村的人。在崔霸的示意下,掌柜找到不远处的一位老农询问起来。

“哦,先生好,先生好,村长今日在家没有出门。诸位可以从村口进入,一路向前就可以了,村子正中位置的房子,便是村长家啦。”那老伯听说这些人要和文家村做买卖,双眼都笑成了月牙形,心里很是高兴。

“多谢老伯,告辞。”掌柜回来向崔霸说明了情况,便带领众人径直进入村子。

“典兄,你看这文家村无论男女老幼,脸上都挂着笑容,远处农田中的农夫们更是干的热火朝天。能让全村人都满足、愉悦,吾料那村长必是才德兼备、德高望重之人。”

“不错,崔公子。此时朝堂不宁,许多地方都极为疲敝,加上苛捐杂税、卖官鬻爵等,整个天下都充满了腐朽之色。而这文家村仿佛与世隔绝一般,外面风雨飘渺,这里确实如此安宁,真好啊!”典韦平时沉默寡言,崔霸没想到刚刚进入文家村,典韦却有如此感慨。细想之下便明白了,典韦自小出身于贫苦之家,后来又因为杀人而遁入深山老林之中。在这阴暗的社会当中,出身于平民的典韦与所有老百姓一样,都有着共同的愿望,就是渴望安定、渴望太平,所以在看到文家村的景象如此和谐之后,典韦根本压抑不住内心的欢欣与羡慕。

想到此处,崔霸也期冀着能够守护这样一份安宁。望着忙碌的人们,听着周围的欢声笑语,不由诗兴大发。崔霸快步向前走了几步,驻足看了一圈周围,朗声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耳边宛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小儿相聚村中,成童正织鸡笼。最喜冠者勤劳,田间躬身务农!”崔霸为了应景,抄袭了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却并不觉得害臊,反倒忽然觉得后世之诗词均会成为自己立足乱世的一把利剑。

“妙啊,妙啊!”崔霸正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之中,忽然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倒是吓了自己一跳。转头看去,便看到一个二十多岁文士打扮的人从左手边一间民房中走出,身后跟着走出来一个身材高大,透漏着沉稳、内敛气息的年轻人。

崔霸走过去抱拳道:“刚才见得文家村之景,忽然有感而发,不想唐突了二位,着实过意不去啊。”崔霸看那位文士眼神微眯着,鼻梁高挺,虽然嘴角噙着笑,但却给人一种距离感,心想此人面相不善,打个招呼早些离开。

“哈哈,无妨。阁下所咏之句长短句相互穿插,体裁别具一格,虽然与诗赋差异较大,却更显朗朗上口,语句中将文家村之景象完全展现出来,着实大妙!敢问阁下,准备为此诗起何名?你我虽然萍水相逢,吾亦愿将此佳句传遍宛城,佳句要共赏啊!”此人虽然让崔霸有拒人千里之外之感,但却似对诗词歌赋也颇为精通。

崔霸倒是吃了一惊,此人面色不善,却不想还是个诗词爱好者,但不知其是有真本事,还是徒有其表,只为了名声大噪。但当今能做“唐诗宋词”的仅有自己一人,也不怕将来有人分辨不出来,索性让他帮着做个免费宣传也不错。

“临时起兴所作,还未想好题目。但与村中情景相符,便叫《村居》吧。”

“《村居》?倒也贴切。在下南阳许攸,许子远,敢问阁下是?”

“在下清河崔霸,崔子义。原来是子远先生,久闻南阳子远先生有大才,才思敏捷、眼光长远,今日得见,在下真是深感荣幸。”

“哈哈,子义客气了。在下今日还有要事去处理,便先告辞了。”说罢,许攸便转身急匆匆地离开了。

“弄得好神秘,但此人给某感觉很不舒服,希望以后可别再见到了。”典韦望着许攸的背影叹道。

“也好,不提此人了。”崔霸听得典韦所说不禁暗笑,也许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吧。

忽然想起刚才和许攸一起出来的村民依然停留在旁,正要开口说话,就见对方抱拳说道:“阁下等人难道是清河商铺之人?”

“正是,此次吾等前来,正是为了与文家村谈一笔买卖。”掌柜听闻那人问话,知道不用唐突去见村长,可以让人引荐一番,因此及时说到。

“谈买卖?不知各位打算和我们文家村谈什么买卖?某自知村中除了粮食,也无其他拿得出来的东西呀。”年轻人一脸疑惑,对这些外人还是有着本能的防备。

此时村中许多路过的孩童、青壮年也都驻足观察崔霸等人,也有人低头议论。多少年来文家村也只是和宛城部分商家买卖一些粮草,周围村落极多,因此买卖的量并不多。幸好村长治村有方,村民能够自给自足,安居乐业,加之背靠大山,时常向宛县官员送些薄礼,所以虽然近些年赋税愈多,但文家村也没有被刻意刁难。

“这位大哥,不知可否带我等拜见文村长,我们此行带来了一小批可以交易的货物,想让村长过目。”崔霸此行主要目的在于见到文聘,因此想要赶紧见到村长。

“那各位随我来吧。”那青年见崔霸言语、称呼倒也亲和,故而也不推辞,直接领着众人前往村长家中。

“啪啪啪”,待青年扣门之后,房门缓缓打开,一位白发老者从房中走出。此人鬓须皆白,但却精神矍铄,步伐稳健,毫无老态,这让崔霸暗暗称奇。

“仲业,这位公子是?”村长此时也在打量众人,看到崔霸后便向那青年问道。

“他们是清河……”青年刚刚开口,崔霸想着刚才村长对他的称呼,忽然望向此人,眼中精光爆射,欢喜地对着青年说道:“仲业?文聘,文兄,是你吗文兄?”

“嗯?”文聘一脸懵,十分诧异地看着状若癫疯的崔霸,心想自己对此人并不熟悉,也从未见过,他怎的好似与我相识一般?“公子听说过我?”

“不错,百闻不如一见,没想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看着崔霸的表情,在场众人皆以为他有龙阳之好。尤其是清河商铺的掌柜,更是无地自容,心想:“这大公子就算看到此人英武挺拔,也不该表现得如此直接啊,这可真是给崔家丢尽了脸面,这要是传扬出去,这商铺可就难在南阳开下去了!”想到此处,赶紧拉了拉崔霸的衣袖,让这大公子赶紧收敛一些。

但是没人明白崔霸此时内心是何等兴奋,因为他对历史上的文聘太喜爱了,甚至超过了对义薄云天关云长的喜爱程度。

在历史上,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刘表死后,其子刘琮降曹操。文聘初不随见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见,问其何以迟,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见人。曹操被这份忠臣臆下之情所感动,先呛然而誉之。

此后,文聘守卫江夏,典北兵、镇荆江。多次引兵阻遏关羽之师,进封延寿亭侯、讨逆将军。后来,攻取关羽辎重,烧毁关羽战船,成为曹操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后又多从征讨,累封后将军,新野侯。

在曹叡即位之初,文聘在江夏击退了孙权的进攻。史书称他“在江夏数十年,有威恩,名震敌国”,而死后追谥曰壮。

历史上文聘的巅峰之战,就是抵御孙权亲征的石阳之战。黄初七年(即226年),孙权以五万众攻打石阳,包围文聘,当时正值大雨,江夏城栅多已崩坏,人民均分散在田野之间,不及回城补治防御工程。

文聘得知孙权来到,初时不知怎办,后来想到现在的情况只有隐潜默守才可以令孙权因怀疑而却步。于是文聘敕令城中人全躲将起来,不可让孙权察见,自己则卧于府中不起。孙权见此果然生疑,并向他的部将说:“北方(曹氏集团)认为此人(指文聘)是忠臣,所以以此郡委托给他,如今我军大至而他却潜默不动,这种情形下他不是有所密图的话,那就必然是有外救来援。”于是不敢进攻而退去。此战足见文聘的将略。文聘面对孙吴大军,同样是以寡敌众的局面,但与张辽不同的是,张辽以制险击奇之略,折敌锋锐以安军心;而文聘却采取疑兵之计,韬晦惑敌以懈其战意。

在这种凶危的情况下,采用文聘的疑兵之计是比较安全的;张辽“折锐之策”却非干冒奇险不可,所以后者的成就比前者为高,名声也响得多了。但从军事意义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到文聘的为人是很严谨持重的。

而在孙权攻江夏时,朝廷知道文聘正在坚壁拒守。群臣商议欲发兵前往江夏相救,魏明帝曹叡便说:“孙权向习水战,之所以敢于下船陆攻,是想趁我方不备掩进而已。如今他的军队已经与文聘相持,现在攻守之势差以倍数,孙权最后必不敢久留。”此言除了说明曹叡见事之明外,亦可见曹叡是如何的信任文聘。

由此可见,文聘才是最为稳妥的镇边大将不二人选,能够以一己之力,保住三国交界的江夏多年未被关羽、孙权拿下,这等大将,试问还有几人?在崔霸心中,这种适合镇边的大将只有三个最佳选项:文聘、张辽以及魏延。

崔霸万万没想到,站在一起这么久,都没发现身边之人就是盼望相见的文仲业。然而惊喜归惊喜,还是要注意一下,真要改改自己这个臭毛病,太容易让人误会了。想到这里,崔霸赶紧正了正衣冠,随后像个没事人一样,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淡定地拱手道:“文村长,小子清河崔霸,特来与村长商讨你我双方生存之大事。”

众人听罢,皆大为吃惊,就连典韦和商铺掌柜也是如此。

“小老儿自忖未曾得罪过什么人,公子此言,恐怕有些危言耸听了吧?各位,进来叙话。文成,去门外砍柴,暂时我这有要事商议,外人勿扰。老二,去烧壶茶来。”村长年轻时便见多识广,也曾当过兵、做过官,因此心境还是比较高的。安排好两个儿子之后,便领着众人来到屋中,崔霸也让几个下人在屋外守着货物,并且严令不可扰民,让他们有什么问题直接问砍柴的文成。

众人坐定,文聘率先开口:“村长,刚才那许攸又来找我,临走时某与崔公子等人相遇。崔公子当时正好吟得一首好诗,待许攸离开之后,崔公子言明想要与我文家村谈一笔买卖,于是某就带他们来见村长了。但不想刚才公子竟然说出这些话,着实让某惊讶万分啊。”文聘虽然微微皱眉,然而却也未露出不虞之色。

“嗯,公子,但讲无妨吧。”村长听闻文聘的叙述,对着崔霸略一抱拳。

“文村长,不知您对当今我大汉形势了解多少?”崔霸未言来意,倒先开口问道天下大势,这让文聘二人略微吃惊。

不过近些时日,这种问题已经有两三人来问过了,所以村长略加思索,便开口到:“当今朝堂着实令人不安,外戚与宦官之明争暗斗无休无止,而边疆战事频繁,屡有叛逆,我大汉愈发疲敝。近些年几乎全国大旱,多处爆发瘟疫,而朝廷不仅没有开仓赈灾,反倒进一步加大赋税,闹得民不聊生,甚至具部分流民所说,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人相食,甚至易子相食啊!国之不国矣!”

“当今天下百姓已经陷入水深火热的生活当中,可以说很多人已经对我大汉失去了信心,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心中失去了支撑自己的精神信仰。巨鹿人张角结合了自身的医术以及所谓的《太平要术》,在这两年兴起的太平教席卷了半壁江山。表面上看,他们太平教真正做到了救死扶伤,且不求回报,继而以宗教的形式来笼络人心,这更使得张角的太平教在万千贫苦人民心中拥有极高的威望。也许张角本人是医者父母心,但太平教背后隐藏着的,恐怕是大动荡啊!”崔霸接着村长的话,结合自己的记忆与认知,对近两年的社会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论。然而其言语中的含义,在座的众人却都明明白白。

崔霸说完,便借着喝茶对众人进行了偷偷的观察。但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在座各位当中,只有典韦和掌柜面露惊讶之色,而文聘二人仅仅有了片刻的诧异之色,便恢复了平静。崔霸暗忖着,难道他俩早就预料到了?看来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名号的,都不是易于之辈啊,自己还要更加努力才是。

“公子所言,与那许子远不谋而合!”文聘想了一会,便对崔霸拱手说道。

村长也说道:“那许攸前些时日路过我们文家村,当时正值深夜,因此无法赶回宛城,故而来我们村种借宿一夜。翌日在他准备回去的时候,恰巧看到仲业领着大家训练,他便多看了一会,口中也对仲业赞赏有加。随后也许是为了还我们一个人情,便为老朽、仲业等村中重要人员分析了这太平教。许攸甚至言道,不出两年,这太平教主张角必将率众揭竿而起,从而动荡山河。虽然他对这太平教嗤之以鼻,但是他接下来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却另吾等极为震惊。”

“如果不出所料,他应该会认为天下将大乱,中央将难以再把控各地,从而引发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吧。”村长话音刚落,崔霸便起身说道,而文聘二人这一次却真的被震惊到了。

“公子的意思是,这天,真的要乱了?”村长手中一紧,霎时揪下来几根白须,但他却顾不得疼,眼睛紧紧盯着崔霸,想要从他的眼中看出些什么。两人四目对视许久,崔霸终是点了点头,以表肯定。

“许攸此人吾亦有耳闻,其胸有韬略,战略眼光极为长远,且是南阳名士;另外他与大族袁家的袁本初以及曹家的曹孟德自幼相识,所以其所言非虚,恐怕正如其言啊。”想到许攸的谋略、战略眼光,崔霸也不得不佩服,如果不是此人极为自私自利,投机心理严重,政治眼光狭隘,他倒是也想招揽此人。

“哎,真不知这祸患,将会蔓延到什么地步啊!”村长此时眼中充满了慌乱与紧张,文聘也只能在旁为其斟茶。

“这也是在下前来的主要原因,我有几个想法,还请各位一同参详一二。”崔霸看着村长的神色,也是于心不忍,他深知文村长一心都想让村里众人都越过越好。

“公子有何以教老朽,还请快快说来。”村长听罢马上站起来向崔霸躬身行礼,崔霸立即扶住他。

“村长无需这样,所谓救人救己,正是如此。在下的想法,也是想让我崔家能够平平安安。在下本想在村中购粮,因为乱世将来,只有屯有足够的粮食与钱财,才能提升自家的实力。另外,粮食除了可以确保家族不会因战乱而无粮可食,也能确保召集到足够的乡勇来保护家园,还能酿酒以增加财路。可以说,无论是扬名,还是平乱,粮食都必不可少。”

“公子所言的确如此,若那太平教真的敢兴风作浪、祸乱天下,我文家村必将招募乡勇,为国除贼!这一年以来,太平教的倒是不知来了多少次,村中没有一人愿意理睬他们,还好没有让他们进入我们村子,否则,不堪设想啊!”村长想到一年多都没有让太平教的人踏入一步,顿觉自己还是未老,眼光独到。

正在他沾沾自喜的时候,崔霸的一句话犹如当头一棒袭来:“未进入一步?没能顺利传授太平教教义,他们必然对文家村恨之入骨。如果有变,文家村受到的波及,必将极大。”

“额,这,公子有何计以教我?”

“举村迁移!”崔霸丝毫没有犹豫,直直地看着村长,短短四个字,却让村长犹如听到了晴天霹雳一般!

【点击进入整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