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凡李斌小说《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全文免费阅读

点击阅读全文

“你怎么这么多奇怪的想法?”


   孩子对各种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经常爱问“为什么”。可有的父母竟然对此很反感,常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多奇怪的想法?”父母这样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问题,就会熄灭孩子纯真的思维火花。其实,对于孩子任何奇怪的言论,父母都不应该拿固有的观念去打压,要放开孩子幼小的心灵,让它在想象的空间自由地游走。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在人类的智力活动中,想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他说:“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不仅仅是大人物要用到想象力,中小学生在学习各门课程中都要借助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则很难理解教材中的图形和图画,写作文就会干巴巴的,就不会有形象生动的描写。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测验,给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分别看“O”这个图形,并问他们:“这是什么?”结果大多数中学生说是数字“0”或英文字母“O”;小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这么回答,一小部分小学生则回答是个“吊环”、“眼镜片”;而幼儿园的小朋友却一口气说了很多——“黑眼圈”、“肚脐眼”、“围棋”、“表”、“篮球”等等,让人们不得不惊叹于他们的想象力。

  这个测验不由地让人感到困惑:难道想象力会随着年龄递减吗?为什么年龄越大的孩子,想象力越贫乏呢?在教育界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中国孩子的知识基础非常扎实,但是想象力不足。想象力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认知能力,并非只有少数伟人和外国孩子所特有,但是,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想象力不足呢?

  仔细思考后发现,年龄、学识并非是扼杀想象力的凶手,那些伟大的人物通常不仅仅是学识渊博,想象力也同样惊人。正因为他们超乎常人的想象,使他们的知识变得更加有力量。而我们的孩子却不同,在成人的“压迫”下,他们过于相信知识,结果导致想象力被束缚住了。原来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变得不会去想象了,这就出现了所谓的“年龄越大越不敢想象”的问题。

  在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几乎无人能与爱因斯坦的成就相比,他是一位科学巨人,在科学史上占据着划时代的地位。然而,谁能知道,这个看起来不修边幅的犹太人,在中小学时代竟然常常被老师斥为“智力迟钝”,甚至被断言将来“一事无成”。

  可是,爱因斯坦凭借自己异于常人的想象力,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科学新篇章。他在回顾自己的童年时,多次谈起他所体验的惊奇感。他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

  他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最可贵的动力是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学习中的乐趣以及对学习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而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努力引导学生形成这些能够启发创造性的心理能力。他的结论是:“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现在看来,现实世界和这位伟人的设想有些偏差,在学校中,孩子的头脑被“标准答案”充斥着,大家都在追逐分数上的满足,却忽略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在家庭中也是一样,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一个孩子的周围,有太多“博学”的成人,很多时候,只要孩子问,成人就会赶快回答,生怕影响孩子“求知欲”的发展,也害怕自己答不出被孩子“看扁了”,结果孩子习惯于得到一个“标准答案”,而懒得去思考,更不要说去想象了。

  在一个幼儿园中,老师正在给小朋友们上一节关于“云”的课,这位老师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孩子认识云、了解云的形成。

  上课了,老师向小朋友们展示着画着云的图片,然后问小朋友们:“大家看一下,老师手里的画画的是什么?”

  一位小朋友说:“是波浪!”

  老师启发道:“再仔细看看!”

  又有小朋友说:“不是波浪,是烟!”

  老师摇摇头,又一位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这是挂在天上的棉花糖。”

  老师继续鼓励他们:“大家再仔细看看,想想,这到底是什么?”

  终于有小朋友说:“是云。”

  老师欣喜地夸赞:“对了,是云!今天我们就是要学习‘云’。”

  不管老师最终是不是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只就这一段“启发式”的问答,我们看到了孩子富有想象力的心灵,被老师一点点地抹煞掉了。虽然老师在尝试用“启发”与“参与”的方式让孩子来学习,但是,孩子始终在老师和标准答案的控制下。

  年幼的孩子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尤其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同。因为老师只希望孩子回答标准答案,久而久之,孩子就只会说老师需要的标准答案了。对于不知道标准答案的孩子来说,或许一节课都不会开口提出自己的意见。

  实际上,“波浪”、“烟”、“棉花糖”的回答并没有错。云本来就是千变万化的,它会变成大家可以想象的任何形状。如果老师对小朋友们的回答表示一下肯定,也许会有更多的小朋友说出很多更加富有想象力的东西来。

  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告诉孩子们:“你们说得都很棒,它好像是任何东西。它的本领就是那么大,因为,它是天上百变的云。”这样做的话,老师既可以完成教学目标,还可以给孩子丰富的想象空间。最重要的是,老师鼓励和肯定了孩子的想象力,孩子的想象力会随着老师的引导而越来越丰富。

  有些父母对于孩子想象力的开发十分用心,对于孩子任何奇怪的言论,他们都不会拿父母固有的观念去打压,他们会让孩子的心灵在想象的空间自由地飞翔。

  这一天,瑶瑶的妈妈正在做包子,5岁的瑶瑶也想帮帮忙,就拿了个小凳子靠在妈妈身边,手里还拿着个面团。

  妈妈没有阻止女儿的行为,她还时不时地告诉瑶瑶:“把面团揉一揉,然后再用擀面杖弄扁。”女儿拿着面团自得其乐地坐着家务。突然,她提了一个问题:“妈妈,星星是从哪儿来的啊?”妈妈听了她的问题,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说:“瑶瑶自己想想看。”

  瑶瑶出神地望着母亲做包子的一系列的动作:揉面,揪面团,擀面饼,包包子……看了好一阵子,她突然说:“妈妈!妈妈!我知道星星是怎么来的了,它们是用做月亮剩下的东西做的。”

  妈妈听了这话楞了一下,然后哈哈地大笑起来,激动地亲吻了瑶瑶一下,说道:“宝贝,你这个答案真奇特!”爸爸听了这件事以后也非常高兴,他认为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长大一定很聪明。

  如果父母都能如瑶瑶的父母那样,对孩子的奇思妙想有个宽松的态度,那么,孩子的想象力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要知道,孩子虽没有成人那么多的知识经验,但是,他纯真的童心是无价之宝。也正因为他很少受到固定的“答案”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所以想象力才如此丰富。

  孩子想象力的发展需要父母的包容,它需要的土壤是宽容和放松。因此,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了一个父母认为很荒谬的问题,也请父母不要打断他,而允许他的“奇思妙想”。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奇思妙想”常常会遭到大人的打击,就如上述故事中瑶瑶的问题,如果换做呆板的父母,他们肯定会觉得女儿的言论有些古怪,也许会说:“你这孩子,净说疯话,星星本来就有的,有什么好想的,快点去玩吧!别在这捣乱!”“你就会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去看看书上怎么写的不就知道了嘛!”

  事实正是如此,成人在不知不觉地引导孩子进入一个不需要想象的世界,进入一个只需要记忆的世界,最终,孩子也变得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只会重复以前人的知识与技能,不再有能力突破和创造。所以,请给孩子的“胡思乱想”一片空间,让他自由自在地想象。

  既然想象力如此重要,那么,父母在生活中,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呢?

  第一,要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和自然。

  现在的孩子是孤单的一代,没有兄弟姐妹,没有机会经常接触大自然,只能与高楼为伴,与电视为伴。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接触的东西少,自然头脑中表象的积累就少,而表象正是想象的资源。因此,父母要多带着孩子接触社会和自然,可以带着孩子去博物馆参观,到郊区游览,参观各种公益活动,走亲访友等,这些都可以记住许许多多的表象。这就相当于为想象寻找素材,是锻炼孩子想象力不可缺少的。

  第二,要提高孩子语言文字表达水平。

  想象以形象形式为主,离不开语言材料。因此,父母有必要帮助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积累。比如,当孩子看到好的文学名句、名段,要让他把它们摘抄在本子上,利用休闲时间翻阅。时间长了,就会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支持孩子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在课外兴趣小组中,孩子可以放开想象的翅膀,飞向广阔的天地。不论是音乐、舞蹈、美术、体育、书法,还是天文、地理、生物、化学、航模、电脑,每一种兴趣小组的活动,都需要孩子进行创造性想象才能完成活动任务。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十分有益。

  第四,鼓励孩子编故事、讲故事。

  当孩子还小时候,大都喜欢编故事、讲故事,有时会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时还自言自语。这是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发展想象力的好机会。父母要积极地鼓励孩子,不要冷言冷语,更不能随便阻止。遇到好的故事,可以让孩子用笔记录下来,不断修改。时间一长,孩子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教子小贴士:

  为了发展孩子的智力,必须重视想象力的培养。从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将会使他受益终生,因为丰富的想象力能帮孩子从书本、音乐以及其他所有的艺术中获得更多的东西。也许有的父母会担心,孩子会不会过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而回不到现实生活中呢?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孩子清楚地知道如何区分幻想与现实。他的这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父母千万不要用自己古板的头脑,束缚住孩子的成长和智力的发展。当然,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不要给他讲鬼怪类故事,以免他受惊吓。

  

别用“标准答案”束缚孩子

  每个人都有一个神奇的大脑,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左脑用来处理语言、逻辑、数学、次序等学术类活动;右脑主要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幻想等创造性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右脑的开发,而开发右脑,主要就是发挥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源泉,正因为有了想象力,才会促使人想尽办法去实现想象中的事物。生活中的每一项创造发明,都是人们受到某种启发或看到某种现象,从而产生想象,在大脑里构建蓝图,然后通过艰苦的努力和尝试实现的。

  很多人都会惊叹于发明家的想象力。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只不过,有的被父母注意到了,而更多地却被忽视了,被嘲笑了,甚至被斥责了。

  在某学校的考试中,有这样一个问题:“雪化了是什么?”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可是,有的孩子就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雪化了是春天。”这个别出心裁的答案令人感到惊喜,多么出色的想象啊!

  可是,这个答案被打上了一个鲜红的“×”号,至于原因,自然是因为跟标准答案不符。等这个孩子拿着考卷回到家中的时候,母亲看到他这个别出心裁的答案,感到很恼火。她说道:“考试不正经答题,偏要玩花样,我就奇怪了,你怎么这么多奇怪的想法?”

  母亲的话让这个孩子很伤心,他看着打着“×”的考题,感到非常迷惑:雪化了,意味着春天就要来了,这有什么错吗?

  也许老师会说,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孩子对于物理常识的掌握,雪化了当然就是水,虽然这个孩子的答案非常有想象力,也很有诗意,但是他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符,所以只能给他判错。一个和标准答案不符的理由,扑灭了一个孩子想象的火焰。母亲的话,更像是一把尖刀,刺伤了孩子富有想象力的心灵。

  有时候,老师也感到非常无奈,一位老师曾经说过:“其实我们也没有办法,毕竟分数是检验教学质量的标准。在这个前提下,我也曾试图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可是结果却不很理想,因为阅卷的时候标准答案只有一个,谁也无法改变它。”

  相信人们可以理解这位老师的苦衷,就拿父母来说,自己不也有一个充满想象的童年?最后不还是被一次次的考试束缚住了手脚?这是现在学校教育的现状,我们不能过多地抱怨,只有在家庭中珍惜孩子的每一次美好新奇的想象,才是每个父母应该去做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懂得这一点的父母并不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创造教育的倡导者,他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举了一个实例:

  一位母亲,由于儿子把她的金表拆卸坏了,盛怒之下把孩子痛打了一顿。陶先生对她说:“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掉了。”

  等那位母亲平静下来,陶先生建议这位母亲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将金表送到金表店,请求修表匠的同意,让你和孩子站在一旁看他如何修表,这样钟表店就成了课堂,修理费就成了学费……”

在教育家的眼里,孩子的想象力是最珍贵的东西,起码,它比一块金表更加珍贵。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儿童想象力的保护和开发。美国在《公民权法》中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权利:第一,玩的权利;第二,问为什么的权利。据说,这一规定与美国历史上的一个精神赔偿案有关。

  1968年的一天,美国的一位3岁女孩指着一个礼品盒上的“OPEN”标签对她妈妈说,她认识第一个字母“O”。妈妈听后感到很吃惊,忙问她是怎么认识的。女孩说,是幼儿园的老师教的。

  这位妈妈表扬了女儿,没想到,之后她却一纸诉状将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的权利。

  她觉得,女儿在认识“O”之前,还能把“O”说成是苹果、太阳、足球、鸟蛋等等圆形的东西。但是,自从幼儿园老师教她认识了字母之后,孩子就失去了这种想象的能力。她要求幼儿园对此负责,并进行精神赔偿。

  此案在法院开庭时,这位妈妈作了如下辩护:“我曾在一个公园里见到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放在较大的水塘里;另一只完好无损,放在很小的水塘里。管理人员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剪去左边翅膀的因无法保持身体平衡而无法飞行;在小水塘里的因没有足够的滑翔路程,也只能呆在水里。现在,我女儿就犹如一只幼儿园的天鹅:他们剪掉了她一只想象的翅膀,过早地把她投进了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陪审团的全体成员都被感动了。幼儿园败诉!

  在中国父母看来,这个例子也许有些极端,但是它说明,在一些父母的眼中,孩子的想象力是最珍贵的东西,任何人没有权力剥夺孩子想象的权利。

  在家庭中,孩子的想象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因为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过早地用成人既定的思维模式教育孩子,常常否认、甚至耻笑孩子的想象;学校里,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孩子上学后,老师习惯于强调答案规范统一,会把孩子“好玩”的天性视为“洪水猛兽”,进行严厉的教育,从而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心理学家的许多调查都表明,成功的人在儿童时期都具有超凡的想象力,孩子想象力越丰富,将来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想象力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忽略了想象力的发展,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呆板。

  有一次,数学家罗莎向许多父母和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假设在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空水壶和火柴,现在的任务是要烧水,你应当怎样做?”当然,正确的回答是:“在水壶中放上水,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

  接着,罗莎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假设水壶中已经有了足够的水,其余所有的条件都和原来的一样,这时又怎么做?”所有成人都说:“直接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

  而一个小孩的答案是:先把水壶中的水倒掉,然后再照第一种情形进行。这时,几乎所有成人都说:“这小孩太死板了,明明很简单的。”

  实际上,小孩的回答才是最好的回答。因为他已经把后一个新问题化归为先前已能解决的问题了,这正是数学家思维方法的一个特点:不直接对问题进行“攻击”,而是对它进行变形、转化,化归为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对于科学研究来说,这种思维方法是非常有用的。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小孩的这种思想常常遭到成人的否认。在学校里,学生发现的解题方法因为太过繁琐也许会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许多教师爱说的是:“你这个方法太麻烦,应该用老师讲的这个办法。”殊不知,时间一久,学生的想象、探索、创新能力就被扼杀了。从此,他不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等待老师告诉他“最好”的方法。

  其实,在生活中父母要想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是很方便的。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让孩子用多种答案来回答,就是启发孩子的想象力的好方法。比如,爸爸在陪孩子看有关飞机的图书时,就可以问孩子:“你能想象未来的飞机是什么样的吗?如果让你造一架飞机,你会怎么造呢?会造出怎样的飞机呢?”

  孩子在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定然会充分地发挥其想象力。在问题中,父母可以一步一步地启发孩子,让孩子在自由的想象空间里驰骋。不过要注意,父母一定不要轻易打断孩子或者否定孩子的想法,否则,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无影无踪了,更不用说想象力了。

  另外,还可以鼓励孩子画画,画画是启发孩子想象力非常好的方法之一。

  菲菲刚刚学会了折纸,她用心折了一个小兔子贴在纸上,高高兴兴地拿给妈妈看。这时妈妈问:“菲菲,小兔子生活在哪里啊?”菲菲想了一会儿,扬着小脸说:“生活在草地上,我要画一片草地。我还要给小兔子画一座小房子,它们一家人都生活在那里。”

  接着,菲菲给小兔子画了一个漂亮的房子,还有绿草地、美丽的小花。接着妈妈又说:“好漂亮的家啊!小兔子一定会很喜欢的,可是,你知道小兔子吃什么东西吗?”

  “它最喜欢吃胡萝卜,我得给它画些胡萝卜!”菲菲高兴地继续画着。画完后她看了看自己的玩具,又在纸上给小兔子画了一些玩具,然后,又画了小兔子的爸爸、妈妈、朋友……菲菲开始设计出越来越多的东西。原本只贴了一只小兔的白纸,现在花花绿绿的漂亮极了。菲菲看着自己创作的画纸,开心地笑了起来。

  可见,孩子的想象力是无处不在的,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倾诉欲,稍微遇到新鲜的事情,便会兴致勃勃地告诉父母。父母其实不需要做太多的事,只要开放自己的思维,放开孩子的手脚,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教子小贴士:

  人类的发明,都来自大脑。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所以,天下的父母要用心帮助孩子开发大脑,当这个巨人醒来之时,正是即将成功之日。不过,在有的父母看来,孩子自认为新奇的东西,有些并不新鲜,有些属于一知半解。不仅如此,他在描述这些想法的时候往往还夹杂着差错和偏见。但是,父母不要为这些小差错就去打断孩子。有些父母还会讽刺说:“你知道的可真多!”其实,这些都会使孩子想象的翅膀折断。

  人只有张开想象的翅膀,才能有勇气打破事物原有的模式,创造出新的事物。所以,当孩子拥有奇妙的想象后,父母应该学会爱护孩子的想象力。这样,一个个动人心弦的主意才会产生出来。

鼓励孩子探索新事物

  

  探索力是一个人发展的智慧泉源,也是促进潜能发展的原动力。探索力可以将无用的知识变成有用的,可以使孩子更聪明。都知道智力受先天的影响比较大,而探索力却可以借后天的训练加以激发。

  当孩子拿起剪刀,将桌布剪了个小洞;拿起妈妈的口红,在墙上画些美丽的图案时,你是痛斥还是鼓励?破旧的桌布可以换,涂花的墙可以重新粉刷,但孩子的探索力如果被抑制了,就很难弥补了。

  对于孩子来说,这个世界是多么神奇啊!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他什么都想去尝试一番,他什么都想知道。当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会东摸摸、西看看、什么都往嘴里塞;到稍微大一点了,就开始弄坏玩具,撕坏东西;会说话时,就开始不停地问“为什么”。

  这都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父母该如何面对孩子“强大”的探索精神呢?是要培养一个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孩子,还是要一个呆呆的、懒惰的孩子?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引导。

  放手让孩子去探索,这里有个很经典的“吃生饺子”的故事。

  当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抓起桌上刚包好的生饺子就要往嘴里送时,在一旁的大人一般都会阻止他们。但是,有一些父母则不然,他们丝毫没有要阻止孩子的意思,而是“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把没法吃的生饺子送进嘴里,然后又看着孩子把饺子吐出来。

  这些父母明白,孩子只有亲身体验到生饺子不能吃,才会总结出经验,以后不做类似的事情。“吃过一次,他就知道不好吃了。”这些明智的父母这样说道。

  其实,通过亲身实践和亲身体验得到的直接经验是很宝贵的,相比于机械记忆的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更能被孩子所掌握,并内化成个人能力的一部分。当然,父母可以阻止孩子吃生饺子,一边阻止,一边向孩子讲述生饺子不能吃的原因。但是,这远远比不上让孩子亲自尝试一下来得印象深刻。

  父母要知道,孩子一生要走的路很长,不可能每次都在他要“吃生饺子”的时候出现在他身旁。所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去探索、尝试,因为能力的培养是依靠经验的累积。孩子体验越早,经验越多,能力也就越强。

  孩子生来就有一种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好奇心促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自己感兴趣的每件事,直到他掌握为止。有人说,孩子是年轻的科学家。因为,孩子往往喜欢自己动手做事,并在做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孩子会把所有新的信息都储藏在脑中。当孩子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越多,他将来的智力水平也就可能越高。过去的那些经历,将直接帮助他去学习新技能。

  在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疑问。很多父母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孩子不停地问稀奇古怪的问题,直至问到父母面红耳赤答不出来。这时,你是敷衍了事应付孩子呢?还是耐心地引领孩子进入探索的大门?

  一天,塞德尔兹正在与哈塞先生就孩子爱提问题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哈塞先生说:“小孩子有时真的很烦。他那张嘴整天都没有停过,叽叽喳喳不停地问这问那,我的头都快要被他吵炸了。”

  就在此时,小塞德尔兹走了过来。他手里拿了一本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少儿读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调描述了生物进化的过程,并且配有非常有意思的插图。

  “爸爸,进化论中说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这是对的吗?”儿子问道。

  “我不知道是否完全对,但达尔文的理论是有道理的。”塞德尔兹回答说。

  “可是既然人是由猴子变的,那么为什么现在人是人,猴子仍然是猴子?”儿子问。

  “你没有看见书是这样写的吗?猴子之中的一群进化成了人类,而另一群却没有得到进化,所以它们仍然是猴子。”塞德尔兹说道。

  “这恐怕有问题。”儿子怀疑地说。

  “什么问题?”

  “既然是进化论,那么猴子们都应该进化,而不光是只有一群进化。”

  “为什么这样说?”

  “我觉得另一群猴子也应该得到进化,变成一群能够上树的人。”

  这时候,哈塞先生的脸上流露出极不以为然的神色,他的眼光似乎是在说:“看你到底能有多大的耐心。”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是猴子当中的一部分没有得到进化……”塞德尔兹说。

  “为什么?”儿子仍然不放过这个问题。

  于是,塞德尔兹只能尽自己所知向他讲明其中的原因:“据我所知,一群猴子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在地面上生存,它们的攀缘能力逐渐退化,而又学会了直立行走,经过漫长的进化变成了人类;另一群猴子仍然生活在树上,所以没有得到进化。”

  “我明白了。可是为什么要进化呢?如果人能够像猴子那样灵活不是更好吗?”儿子又开始了另一个问题。

  “虽然在身体和四肢上猴子比人灵活,但人的大脑是最灵活的。”塞德尔兹说道。

  “大脑灵活有什么用呢?又不能像猴子那样可以从一棵树上跳到另一棵树上。”儿子说道。

  “身体灵活固然好,但只有身体上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大脑的灵活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文明。”

  “为什么要创造文明?”儿子问道。

  “因为文明代表着人类的进步。”塞德尔兹说。

  ……

  就这样,儿子的问题一个又一个地如潮水般涌来。他的很多问题在成年人看来非常可笑而毫无根据,但即使这样,塞德尔兹也尽力不让他失望。

  “塞德尔兹博士,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哈塞先生说道。

   塞德尔兹说:“其实也并非我的耐心比其他人好,只不过我认识到认真回答孩子问题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起他的探索精神,而不是将这宝贵的品质抹杀掉。”

  不可否认,孩子对各种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父母应该知道,这些都是孩子极为宝贵的思维的火花。如果父母认识不到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就可能让孩子纯真的思维火花渐渐熄灭。

  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不一定都会回答,但父母绝对不能厌烦孩子的问题。如果仅仅为了自己的面子,就阻止孩子问问题是非常愚蠢的,这种做法虽然换来了片刻的宁静,但是,孩子宝贵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压抑了。更为严重的是,父母的这种做法,可能会抹煞了孩子最可贵的探索精神。但是,究竟要怎样去回答孩子的问题,这是父母们智慧的体现。

  三个孩子在公园玩耍,他们忙着追逐花丛中飞来飞去的蝴蝶。这时,一群蜜蜂飞了过来,发出嗡嗡的响声。孩子们天真的童心里,突然萌发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蜜蜂飞过来会发出嗡嗡的响声,而蝴蝶飞起来却悄然无声呢?

  回家后,三个孩子就这个问题,分别向自己的父亲发问。第一个孩子的父亲说:“你管那么多干吗?你只要学习好就行了,期末考个好成绩回来比什么都好!”

  第二个孩子的父亲告诉孩子:“这是因为蜜蜂的翅膀比蝴蝶的翅膀扇动得快,所以你才会听到嗡嗡的声音。”

  第三个孩子问了同样的问题,他的父亲看着孩子,拿出一张纸,先慢慢地抖动,纸没发出声音。然后,他加快了速度,快速地抖动那张纸,纸发出了哗啦哗啦的响声。孩子看罢,低头思索了一会儿,并自己动手抖了一遍纸片,然后兴奋地跳了起来,他将答案告诉了父亲。

  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第一位父亲的教育思想完全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只要孩子能学好课本,考出高分,别的一切都不会考虑。最终孩子可能会考出好成绩,但是,他的探索精神却被父亲早早地扼杀了,失去了探索的乐趣,也失去了未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第二位父亲是最普遍的,他为了方便,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这样做固然比第一种父亲负责任,但是,这种直接给予孩子一定的知识的方式,只能让孩子习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实,这也是对孩子探索精神的一种毁灭。

  毋庸置疑,第三位父亲是最优秀的。当他面对孩子的提问时,既没有推脱也没有应付,而是用实际行动鼓励了孩子的“好问多疑”。

  爱因斯坦曾经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古代教育家也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善于提问和敢于质疑的精神是一切创造和进步的前提。

  有很多父母可能也会认为孩子的问题是无用的,不如多学点课堂上的知识有用。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不过,这个“知识”可远远不是学好课本的死知识,考个高分定终身的含义了。新时代的人才,必须要懂得创新,懂得发展才有出路。那些能做好基本工作之外,又善于钻研,能不断改进技术的人才最受欢迎。

  上面故事中第三位父亲的做法最值得称道,他着重于启发孩子自己思考,自己获取知识。这位父亲知道,没有什么比通过自己实践和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更快乐的事了。那些能孜孜不倦不断钻研的孩子往往都是这种快乐的收获者。所以,父母的千万不要夺走孩子的快乐,而应千方百计引导孩子多动手、动脑,让孩子自己去品味这种快乐。

教子小贴士:

  教育家陶行知盛赞“小孩是再大不过的发明家”,他提醒父母们:“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公,只在每事问。”很多父母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剥夺了孩子探索和尝试的权利。其实,这样做会使孩子失去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会让他无法深刻了解事物,他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

  聪明的父母会让孩子勇于去探索、尝试新事物,他们用赏识的眼睛去鼓励孩子,从而让孩子获得这种探索的机会。作为父母,要时时不忘提醒自己,教给孩子探索世界的方法,比教给他一千条知识还重要。

不要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代表着创造力。在人类社会中,靠想象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例子不胜枚举。爱迪生能有惊人的发明也是源于想象的结果;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前,谁要说能在天上飞,会被别人认为是疯子,可是他们通过想象做到了这一点;马克尼在发明无线电之前,首先用想象的眼睛看见了千里通信的情景。

  一个人的想象力是无止境的,在想象的空间里,人的思想可以自由地驰骋。孩子在生活中随时都可能会有想象的火花,会有具有创意的举动。想象力不是大人的专利,孩子同样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

  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父母喜欢给孩子的想象套上成人的框框。他们对孩子的想象力给予扭曲,甚至是强行阻止或者扼杀,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纠正”孩子与大人“不一致”的观点。

  有一年暑假,有位父亲带着他6岁的儿子去旅游,他们到了一个著名的风景区。那里峰峦叠嶂,风景优美。导游随着大家一路走,一路介绍风景。他们走到一座山峰前时,导游指着这座山峰说道:“这个叫玉笋峰,因为它看起来像是一节春笋一样,那个景点叫猴子爬山,大家看,那块大石头是不是像一个小猴子啊?”游客们无不点头,惊叹不已。

  在一个山坳,导游又停住了脚步,他指着对面一座山峰,告诉游客们:“大家看那座山峰,上面有两块巨石,从远处望去像两只鸡在争斗,我们叫它‘斗鸡’。”游客附和着说:“哎,真像,真像斗鸡。”只有那个6岁的小男孩眼睛瞪得大大的,摇摇头说:“不像。”

  父亲一听,耐心地给他讲解了一番,问孩子:“像不像?”孩子歪着头看了一会儿,仍然一脸疑惑:“不像斗鸡,怎么看怎么都像两头大骆驼!”

  孩子的父亲急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想象力?你再仔细看看,那个最上面的不是鸡冠吗?旁边突出来的是鸡嘴,那个……你说,像,还是不像?”

  “呃……”孩子犹豫着没有讲出口。

  父亲瞪着他说:“你倒是说呀,像,还是不像?”

  此时,导游和游客也都看着他。“像……”孩子低着头,半天终于吐出一个字来。

  “这孩子,这么小就有想象力了!真不错,长大了一定有前途。”有人在赞扬孩子,父亲笑了……此刻,泪水在孩子的眼眶打转,模糊了他的视线……

  这位父亲误认为自己是在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其实,他做了相反的工作,他在拿一种固有的观念来约束孩子的想象力。一块普通的大石头,在大人的眼中像斗鸡,在孩子的眼中难道就不能像骆驼吗?孩子的想象应该是不受约束、没有定法的,想要培养孩子优秀的想象力,就要放开孩子的手,让他自由地去想象。

  在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一些父母,喜欢用自己的喜好来猜测孩子的真实想法。特别是在画画的时候,当孩子画出与众不同、甚至有点“乱七八糟”的画时,父母往往接受不了这样的,他们会认为孩子没有画“好”。

  要知道,孩子眼中的“好”,并非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希望自己有个随心所欲、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是他所希求的。而父母则认为,画什么就要像什么,一旦看到孩子的画不符合大人的欣赏标准,就训斥:“你画的什么,这么难看,一点都不像!”

  其实,看孩子的画,不能以“画得像,画得好”为标准,画画主要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渠道。所以,不管孩子画得怎样,他们自然有自己的想法,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在一旁静静地欣赏就好了。

  星期天的下午,妈妈陪亮亮画画。亮亮拿起彩笔,在本子上画了一个长长的东西,他说这是一把枪,又画一个弯弯的,说是一把刀。他画了一些不太规则的图案,虽然在大人看来没什么乐趣,但他依旧乐此不疲。

  一会儿,他画了一个“四不像”,并把它拿给妈妈看,他骄傲地说:“妈妈,快看,我画的是月亮。”妈妈看了一下,那根本就不是什么月亮,只是随手画了几条细线。妈妈心想:如果连几下,倒还像是个月亮。于是,妈妈拿起另一只笔,在他的画上改了几下,自以为画得不错。接着,妈妈告诉亮亮:“这才是月亮。”然后,她又自作主张地往纸上画上了几颗星星,还告诉亮亮,星星要在月亮旁边,画得要小一些。

  妈妈自认为儿子一定会喜欢,没想到,亮亮一看到妈妈的画,就忙说:“妈妈,你的不对,我的才是月亮!我的月亮在跳舞,我不要你画的,要我以前那个!”

  妈妈告诉亮亮,彩色笔画的擦不掉,她建议亮亮重新再画一个。孩子极不情愿地又拿了一张纸,可是,他再也画不成刚才的样子了。这下,亮亮不干了,大哭起来。

  突然,妈妈意识到,自己把儿子的“得意之作”给糟蹋了。可是,她又不能还原一幅,于是,她安慰亮亮说:“亮亮,这样吧,这个改不了了,你重新画个别的吧。但从今以后,妈妈再也不改你的画了。你认为漂亮的,妈妈肯定不给你改了。”亮亮听了妈妈的话,停止了抽泣。

  后来,这位妈妈总结道:“在大人们看来,画什么必须像什么。可在孩子眼里,什么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会活动的。我们喜欢给月亮加上眼睛,可孩子可能会觉得月亮应该有着长长的尾巴。其实,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就是在创造,也是在发挥他的想象力,所以,父母不能固执地以为孩子应该给月亮加上眼睛,而不是画上尾巴。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是在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这位妈妈说得很对,我们大人总喜欢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想法。特别是当孩子作出一些在大人看来不合常理的举动时,父母老想着拿所谓的“标准”来框住孩子的思想。有时甚至还辱骂孩子,用语言来刺激孩子。这是非常不妥的。

  大军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孩子,他喜欢新鲜事物,并喜欢给自己制定目标。尽管他有时给自己定的那些目标看起来有点不符实际,但是他相信有一天一定能实现。

  大军总是充满希望地过着每一天,可是,大军的爸爸对孩子这种“异想天开”的性格不太满意,总想说些什么让大军明白他的那些理想是徒劳的。

  一天,大军和爸爸正在聊天,爸爸问道:“你就要升入初中了,爸爸问问你,你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大军笑呵呵地说道:“爸爸,这不用您提醒,我早就有目标了,我的目标很坚定!”爸爸看到大军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便问道:“哦?什么目标?说来听听!”

  大军清清嗓子,大声地宣布道:“我的目标是——登上火星。我希望,我可以登上火星,去对火星进行考察,并且,还要和很多的火星人交朋友!”

  爸爸一听,原来儿子的“雄心壮志”竟然是要登上火星!他禁不住扑哧一笑:“你去考察火星?呵呵,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真不知道你怎么了,整天白日做梦,你说,你的脑袋里是不是长草了?”大军听了爸爸讽刺的话,很长时间没回过神来。

  大军爸爸的话,深深地伤害了大军的自尊心。但是,现在有很多父母面对孩子一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大都会讽刺孩子说:“天哪,有时间不用到正事上去,整天胡思乱想,真不知道你脑子里面装的什么?”要不就说:“你真是自不量力。”

  父母满不在乎地说出这样的话,是想让孩子面对现实,可是,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变得越来越萎靡不振,没有自信了。其实,孩子许多幻想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父母一句鼓励的话,可以让孩子走得更远,而父母的冷言冷语,则会破坏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有一年,日本举办了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创意的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可以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看到这则消息后,非常想去日本旅游。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一开始,母亲认为孩子的想法是异想天开,因为,她知道孩子关于宗教、建筑方面的知识很少。可是,这个孩子非常执著。

  他不无炫耀地向母亲讲着他的创意: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渲染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近距离地感受宗教生活;可以播放宗教音乐,让人产生宁静感;博物馆要建在地下一百米处,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这样参观者就会时时刻刻感觉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正在向宇宙探索……

  男孩的母亲认真地倾听了孩子的想法后很受感动,她决定支持孩子做这项挑战。为了回答孩子在建筑、宗教等方面大量的“为什么”,她和孩子一起上图书馆查找资料,一起去参观宗教场所,一起构想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在经过这一番精心准备后,男孩的创意书完成了,并及时寄了出去。结果,这个十来岁的孩子的创意,竟真的获得了奖牌,主办单位发来了邀请函,请他前往日本领奖、旅游。这个小男孩的母亲不是别人,正是著名的女作家毕淑敏。

  毕淑敏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她在认真了解了孩子的想法之后,毅然决定支持孩子看起来有些“异想天开”的决定。事实证明,她给了孩子一片自由飞翔的天空,孩子也给了她一份惊喜。这个事情一定是他们母子心中难以忘怀的美好体验,这才是母亲对孩子真正的爱。

  是的,爱孩子有时并不是那么简单。爱孩子要用心去理解孩子,体味孩子的处境。当了解孩子之后,父母一定会鼓励孩子去想、去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本领,而不是遏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更不会讥讽、批评孩子老是“白日做梦”。

  孩子的思维常常会插上想象的翅膀,他比大人更加有创造力。作为父母,我们不只是负责告诉孩子现成的答案,而是要帮助孩子在想象中飞得更高。孩子在父母的支持下,一定会更加坚定地探知未知世界,一定会给父母一份惊喜。

教子小贴士: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请父母千万不要绑住孩子想象的翅膀。而应鼓励他们去尝试,去创造,并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父母对孩子在实践中所作的努力要及时给予支持,并对孩子面对的困难给予适当的帮助,并尽可能地去引导他成功,给予他最大的鼓励。

别厌烦孩子提奇怪的问题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每个人在他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是由一个个问号组成的。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他对什么事物都感到新鲜和好奇,他试图通过提问的方式从父母那里寻找答案,以此满足其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多数父母习惯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这就造成孩子越来越丧失自信心,也会丧失提问题的兴趣,到最后什么问题都懒得再问了。所以,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就成了父母们的重大责任。

  佳佳是个充满活力的小女孩,她喜欢幻想,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别看她小小年纪,却总有问不完的问题:“为什么蛇没有腿也能走?”“为什么月亮只有晚上才出来?”“为什么电灯会发光?”……

  只要有不明白的地方,她都要问问爸爸妈妈,有的问题甚至连爸爸妈妈也问倒了。一开始,佳佳的爸爸和妈妈还有一定的耐心,再加上孩子的问题很简单,几句话就能解答清楚。后来,随着孩子的问题的难度加大,他们就感到招架不住了。

  这天,佳佳一个人在客厅看动画片,妈妈在厨房做饭。她看到电视里的青蛙感到很奇怪,她想,为什么小青蛙一会儿在水里,一会儿又在岸上了?佳佳脑子里都是问号。

  她匆匆地走到厨房,去询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小青蛙能爬到岸上来呢?它不会死掉吗?”此时妈妈正忙得不亦乐乎,根本没有功夫回答她的提问,就随便敷衍了一句:“它是两栖动物呀!”

  这个回答激起了佳佳的求知欲望,她继续问道:“妈妈,那什么叫两栖动物呀?”妈妈又解释了一下,可佳佳又从妈妈的一步步解释中找到了很多问题。妈妈终于忍不住发火了,她向着佳佳喊道:“快闭嘴!你真是烦死了你知道吗?这么个小孩子,问这么多干吗?你都成了‘十万个为什么’了!”佳佳被妈妈突如其来的指责吓倒了,大哭起来。

  佳佳的妈妈对于孩子的提问很不耐烦,她并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伤了孩子的心。佳佳本来是个聪明好问的小姑娘,也许在妈妈的压制下,孩子就会慢慢关闭她对外界感知的心,她思维的火种也会渐渐熄灭。

  很多父母曾经粗暴地对待孩子的提问,但是他们的粗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孩子从一个天真好学的人,渐渐地变得越来越木讷。当父母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再想弥补自己的过失时,就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京京是个爱问为什么的小男孩,在他很小的时候,总是把“为什么呀”挂在嘴边。有时候,妈妈带他坐公交车,一路上他都会有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很幼稚可爱,有时车上的人都会被京京稀奇古怪的问题逗笑。

  可是,妈妈发现京京上了小学后就不爱问“为什么”了。刚开始妈妈并不在意,后来,在检查京京作业的时候,妈妈发现他作业中有些错误是因为根本没弄懂题意。妈妈告诉京京,不懂的问题一定要问,一直要弄明白再去做题,可是他依然如故。既不问老师,也不问父母。

  后来,老师也反映说京京在班上不爱发言,也从不提问题。妈妈感到很苦恼也很疑惑,为什么一个爱问问题的孩子,上了学怎么竟然变“哑”了?为此,妈妈冲着他好说歹说,发火甚至动手打他,可京京总无改进。

  有一天,京京自己道出了这个原因。原来,他再不爱问问题,是由于那一次妈妈动手打了他。他这么一说,妈妈想起来了。那一次,京京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就去问妈妈,妈妈讲了很多遍他都没听明白,以为京京在捣乱,就动手打了他两下。

  知道原因之后,妈妈感到很后悔,这真是让她铭心刻骨的两巴掌,从此京京不再爱提问了。她首先决定向孩子道歉,又将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请老师多诱导孩子发言提问,以后她也是千方百计启发他提问题,当她又听到京京“为什么”的问话时,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

  孩子的心是多么敏锐,多么脆弱呀!父母不经意的一个伤害孩子的动作和话语,就会让孩子失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兴趣,这是多么的可怕!

  京京的妈妈为了挽回儿子那颗好学好问的心,采取了一系列的努力,不过,这种努力会有多大的效果?他对功课以外的世界还有那么多的兴趣吗?除了作业他还会问更多的“为什么”吗?相信这位母亲依旧在忐忑地期望着。所以,父母不要为孩子老问为什么而烦恼,而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证明孩子有一颗勤学好问的心,父母应该为他感到骄傲。

  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父母如果不当回事,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也会让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因此,当孩子有问题时,父母不但要认真去听,还要做到酌情对待。那么,回答孩子的问题有哪些技巧呢?

  第一,关于知识性问题的回答。

  对待知识性问题,父母要以启发为主,有些不宜说得太透,要给孩子留有余地,给他想象的空间。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进入更为广阔的天地。但是,父母也要注意引导孩子,保护孩子不要误入歧途。

  第二,关于生理问题的回答。

  对于生理知识,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采取直接明了的回答或推到适当的时候。但是,父母最终要给孩子一个合理的答复,千万不要给孩子留下一个胡乱猜想、百思不解的尾巴。

  第三,关于原则性问题的回答。

  对于原则性问题,比如如何做人等方面的问题,父母必须不折不扣地说清楚、讲明白,并积极地引导孩子,避免给孩子造成思想上的混乱。

  父母的态度十分重要,面对孩子的提问要有耐心,因为孩子的心是敏感的,父母不适当的回答可能会扑灭孩子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很多孩子长大后,对身边的事物表现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缺乏好奇心,这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有很大的关系。

  父母还要注意,当孩子提出的问题超出父母的能力范围时,不要搪塞应付。此时,承认自己不知道答案是最好的选择,要勇于向孩子表明,父母也有不懂的问题。但是,一定要记得和孩子一起寻找资料,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还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学习的方法。

  总之,要鼓励孩子多提问,而不是责怪孩子问题太多。孩子的问题多说明他很聪明,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尽可能地去多解答、耐心解答孩子的问题。

教子小贴士:

  父母们越来越重视回答孩子的提问了,但有的时候,由于孩子的“为什么”太多或者难度太大,使得父母疲于应付,便慢慢地失去了耐心。爱迪生曾经问过母亲无数个“为什么”,而母亲总是乐于倾听、认真解答。

  其实,“为什么”是孩子思维的翅膀,随着孩子一个个“为什么”被解答,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只有等到孩子的“羽翼”丰满起来,才会飞得更高更远。作为父母,一定要积极地通过回答孩子的“为什么”为其增添“羽翼”。

附:父母不该说的类似的话

  好奇心,人皆有之,但好奇心在孩子身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可以说,好奇心是孩子的特性。当孩子把手电筒、遥控器、玩具大卸八块,弄得乱七八糟时,父母不要批评孩子,因为那是孩子好奇心和创造欲的表现。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孩子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孩子只有敢于提出“为什么”、“是什么”、“该怎么办”的时候,才会真正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所以,父母要避免说“你怎么这么多奇怪的想法?”还要避免说下面的话:

  “哪来那么多问题?”

  “你别异想天开了!”

  “少烦我!”

  “你想那么多干什么?”

  “小孩子知道那么多干啥?”

  “你瞎鼓捣些什么?”

  “你想知道的可真多!”

  “你啰嗦完了吗?”

  “又是‘为什么’,你有完没完?”

  “别缠着我!”

  “你整天就知道异想天开!”

  “再拆玩具,看我不收拾你!”

  “想到火星上去,那是妄想!”

  “收集这些破烂玩意儿有什么意思?”

  “你简直就是‘破坏专家’!”

  “你问我,我问谁?”

  “你怎么就那么好奇呢?”

  “闭嘴,问那么多干吗?”

  ……

继续阅读《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点击阅读全文